自动家庭水洗尺寸稳定性AATCC 135测试方法
2.2 作标记
在38 x38cm 的测试样品上做3组与经向平行25 cm 的标记。
每一个标记与各边缘的距离至少为5cm。同方向的标记至少相距12cm,
若使用50cm或18in 长的标记,通常是在要求更精确的测试中。
缝纫线作标记时用一组标记。
3.2.4 样品通过A,B,D过程进行晾干时,允许 经过洗涤程序中最后的脱水甩干程序。 脱水过后,迅速将样品拿出,尽量将其展开,不要使其变形,扭曲过度,然后按照A,B,D方法进行晾干。
3.2.5 干燥过程C是自然滴干,所以在清水洗涤 程序过后,关掉洗衣机并在排水之前将湿透的样品取出。
3.3干燥
3.3.1 (A)滚筒烘干。
将洗过的织物(样品和陪衬布)放进干衣机,设定程序,温度一般选用表三中所规定的。因为纺织品对热比较敏感,降低温度应与生产商所要求的一致,并写在报告里。直到干衣机里所有织物都已干燥后,才能停止机器,并立即将织物取出。
3.3.2 (B)自然晾干
将每块样品固定两个角悬挂起来,织物长边为垂直方向。可以在室温下自然晾干
3.3.3 (C) 滴水晾干
将每块还在滴水样品固定两个角悬挂起来,织物长边为垂直方向。可以在室温下晾干
3.3.4 (D) 平置晾干
将每块样品展平铺在水平的平板或带孔的表面上,尽量祛除皱褶,但不要拧曲或拉伸,可以在室温下晾干.
3.3.5 重复洗涤和干燥程序4次以上或买卖双方认可的循环次数.
3.4后处理及回潮
3.4.1进行完洗涤及干燥程序后,将样品分开放置在样品架上至少4小时,大气温度为21+1C,相对湿度为65+2%.
4.计算
4.1 如用可直接读数的比率尺,计算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平均值,精确度为0.1%
4.2 如使用刻度尺,最小刻度为毫米或0.1英寸,计算第一次及最后一次的缩水率:
%DC=100(B-A)/A
其中:DC=尺寸变化率
A=洗之前的尺寸
B=洗之后的尺寸
三块样品经纬向分别求平均,再计算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平均值。
表I 洗涤及烘干条件
表II 放样品前的程序设置
表 III 干燥设置条件
|
棉类织物 |
精细织物 |
耐久压烫织物 |
干燥温度
冷却时间 |
高 66+5C(150+10F) 10min |
低 〈60C(140F)
10min |
高 66+5C(150+10F) 10min |
染化在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1.本着“开放、协作、分享”的互联网精神,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、传统媒体与机构,转载、引用染化在线的原创内容,但必须注明来源自染化在线网,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。
2.原则上,我们同意在注明出处的前提下,各方使用染化在线的原创素材(图片、视频等)。
3.染化在线网尊重各方知识产权,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请联系微信rhzxzjf,我们将及时核查、处理。